第17章 第 17 章

陌小洛Ctrl+D 收藏本站

要给胤礽请个启蒙师傅的事儿,康熙原本就是那么一说罢了,胤礽自己更是不可能愿意。

且不说他对于古人的启蒙方式并不感兴趣,只说这读书一事,对于胤礽来说,绝对不是越早越好。

他如今依旧没想通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既定的命运,但有一个原则胤礽是很坚定的,那就是绝对不能太早熟。

身为一个年幼的太子,聪慧机敏或许一时间会叫康熙很欢喜,但也会在将来成为他的“罪状”之一。

如今才是康熙十五年,若是历史的时间不变,那么康熙还会在位四十六年。

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

现在的康熙正值盛年,而胤礽却只是幼童,故而在未来是十多年里,康熙对胤礽不会有忌惮,而是满满的期待和宠爱;

而等到胤礽成人之时,康熙却已迈入中年。

在逐渐老去的不甘中,康熙再面对年富力强的太子,会越来越忌惮,父子之间这份无可避免的矛盾,一旦爆发开,便是无可挽回。

胤礽想要将父子相和的时间拉长,却无力改变时间的流速,他能做的,只有让自己没有那么好。

首先便是在读书这个问题上,他打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既然病弱这条路走不通,那愚笨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

没看到康熙虽然对常宁满嘴嫌弃,但却也是真心疼爱,甭管常宁做了多少荒唐事儿,康熙也从未苛责过吗?

小小的胤礽在诸般观察之后下定决心——

既然做不成隆禧那般的病弱美男子,做个像常宁那般虽愚蠢但着实肆意的人也不错。

当然,胤礽也不会故意装作什么都不行连累到旁人,他就想当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凡事达到及格线即可,少一分丢人,多一分浪费。

可是他虽然想得很美,但却有人对他期望甚高。

比如索额图。

自从赫舍里皇后过世后,康熙对于赫舍里一脉多有照拂。

十四年册立太子之时,康熙给赫舍里皇后的阿玛噶布喇封了一等公,本想着重用一下这位岳父,但噶布喇却是个懒怠性子,领着领侍卫内大臣的缺,却整日闷在家里不出门,连日常的交际都几乎没有。

所以整个赫舍里氏依旧还是靠着索额图来支撑。

索额图原本是不着急的。

毕竟太子爷身上流着他们赫舍里氏的血脉,将来自然要多倚仗他,这满朝上下没有比赫舍里氏的未来更长远的了。

然而当康熙命礼部开始着手准备封后事宜之时,索额图却有点心慌。

按这架势,怕是明年仁孝皇后三周年祭礼过后,钮祜禄氏就要成为继后了。

而有了继后,便会有新的嫡子,到时候太子的地位,还能稳当吗?

毕竟太子之所以是太子,就是因为他是嫡子啊!

这嫡子一旦多了,便不值钱了,更何况太子还没有亲额娘护持,在面对继后所出的嫡子时,肯定会落在下风的。

索额图思前想后,觉得想要太子地位稳固,要么就是别有旁的嫡子出生,要么就得太子自己支棱起来,超然众人。

继后能不能生出嫡子之事还是后话,还是得先从太子自身着手。

故而在大朝会上,索额图当众上奏,恳亲康熙为太子择名师开蒙。

为太子开蒙是大事,朝中众臣大多不敢胡乱开口,唯有吏部尚书纳兰明珠出言反对,当庭侃侃而谈,抨击索额图为一己私欲,妄图对太子凌节而施,实为揠苗助长,危害太子之举。

索额图自是不认,直言太子即为国之储君,自不能如凡人般教养,该延请名师,因材施教。

明珠和索额图皆是口才出众之人,各执一词分庭抗礼,吵得不可开交。

康熙听了一会儿,摸着下巴琢磨琢磨,也不说谁对谁错,只叫他们下去想想清楚再上折子。

然后转头便将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召进了宫。

康熙对这位满人里难得的大才子一直颇为赏识,上个月殿试之时,钦点了他为二甲第七名。

其实若真论学识,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的纳兰性德比之那些个至少三四十岁的汉人同科,算不得出众,要是按照真实的水平,他最多也就能排在二甲最末的位置。

但康熙正愁没有合适的能融入汉文人圈子里的满人,纳兰性德此时送上门来,康熙又怎么能不用?

所以殿试阅卷之时,康熙便亲手将纳兰性德的卷子放在了前十之中,又考虑到若是太过难免遭人口舌,最终给了他第十的位置,便是二甲第七名。

这已经是至今为止满人最好的成绩了,所有人都以为康熙定是会让纳兰性德进翰林院,走正经儿的仕途,然而谁都没想到,因为索额图和明珠的一场辩论,让康熙突发奇想,叫这位钦点的进士进宫做了个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也很蒙。

他其实知道自己这二甲第七是有水分的,初时还有些惴惴不安,总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位置,但经过他阿玛明珠给他详细的分析了时局之后,便释怀了。

时也命也,既然皇上觉得他忝居此位有用,那他自是要尽心竭力,不负皇上一番栽培。

纳兰性德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着恩旨下来后进翰林院观政,可谁知康熙突然将他叫进宫,也没考较他什么,只是盯着他看了许久,便下旨封他做三等御前侍卫,令他在乾清宫当值。

二甲进士不入翰林,却封了个属于武官的侍卫,简直是前所未有之事。

虽说这三等御前侍卫乃是正五品,比七品的翰林院庶吉士品级更高,但二者的晋升方式却大不相同。

御前侍卫皆为八旗子弟,能经常出现在康熙面前,算是康熙的“自己人”,将来升迁亦是得走武职的路子。

但翰林院却是培养内相的地方,走的是纯文官的路子,若有出息的,将来或进六部,或入内阁。

虽说大清不太注重文武区分,很多武将出身的大臣也会兼任内阁大学士,但毕竟路数比不得正经翰林出身的,一向不招汉臣待见。

按明珠的分析,康熙是想让纳兰性德走纯翰林的路子,让他能得到汉臣的认可,才会特意提拔,可事实证明,明珠想得太多了。

康熙虽然注重汉人,但骨子里依旧有满人的傲气,他其实没那么在意汉臣爱嚼的出身论,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鄙夷的。

科举选仕固然是正道,但文章写得好的,就一定是能臣吗?

如今还未到海晏河清之时,大清内忧外患纷争不断,光靠文臣那张嘴,就能叫吴三桂投降吗?

拉拢汉臣归拉拢汉臣,但不代表康熙就要彻底顺从汉人治国的理论。

所以康熙提拔纳兰性德,是想让汉人能看到他的才华,是想让汉人知道,他们满人也能出这样的才子,而并不是非要纳兰性德去走汉人升迁之路。

纳兰性德虽然尚不能理解康熙的意思,但皇上亲口下旨,他又哪敢质疑?

当即便磕头接了旨,也不敢多言,跪着等康熙叫他退下。

谁料康熙却说道:“今儿索额图在朝会上说该给太子请个启蒙师傅了,但你阿玛却反对,他觉得太子年幼,容易被汉人给教乱了。朕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所以干脆叫你进宫,打今儿起,你就负责保护太子,也顺便给他多读读书。”

纳兰性德:……

皇上,您要不要听听您说的是什么话?

您明知道我阿玛反对此事,却叫我来给太子启蒙,这是觉得我们父子太过和睦了吗?

“奴才愚钝,只怕会耽误了太子。”

纳兰性德大着胆子想要推辞。

康熙摆了摆手:“你可是朕钦点的二甲第七,不要妄自菲薄。太子年幼,朕也不图你能教他什么,不过就是叫你给他读读书,也不拘经史典籍,趣闻杂记之类的也可以。”

简单点说,那就是康熙不是叫纳兰性德来给太子启蒙的,而是叫他来给太子读书讲故事哄孩子的。

这活儿原本是隆禧的,但康熙瞧着隆禧身体康健了许多,便想叫他出来听政,又怕胤礽失了陪伴会寂寞,故而才挑了纳兰性德进来。

这次纳兰性德听懂了,他正要应下,就听到殿后一阵骚动,随即一个小团子从里面蹬蹬蹬的跑了出来,直接扑到了康熙腿上,一转头,正好跟跪在地上的他脸对脸。

胤礽不认识纳兰性德,但架不住纳兰性德好看啊,只一眼,就叫胤礽忍不住瞪大上眼睛仔细去看。

纳兰性德进宫之前并无官职在身,故而只是一身寻常满人常服,淡青色的衣衫衬出了如玉般的气韵,虽然此时跪在地上,却依旧是一身傲骨高洁之气。

若单论相貌,纳兰性德及不上隆禧的眉眼如画,也比不上林抱节娃娃般的精致,他的眉眼和唇色都淡淡的,却有一种让人心折的儒雅清越。

胤礽虽然没见过纳兰性德,但这一瞬间却福如心至,立刻便猜到眼前这人定然就是那个即便是现代也被无数人推崇的清朝第一词人——

纳兰容若。

公子如玉,如圭如璧。

当如是也。

  • 背景:                 
  • 字号:   默认